挺起强县富民的“钢铁脊梁” ——孟村弯头管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秘(上)

2024-05-23 22:02:40 承套<

  “天下弯头看孟村,孟村弯头遍天下”,如今,这句话正在为慢慢的变多的人所熟知。如果说这仅仅是一句口号的话,那么下面这组数字或许更能说明孟村弯头管件产业的线多万吨,从业人员5万多人,产品占全国中低压弯头管件市场的80%以上。

  孟村回族自治县是一个没有铁矿资源、没有钢铁生产企业、也没有弯头管件产品需求的小县,然而,全县回汉人民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带领下,硬是挺起了一条强县富民的“钢铁脊梁”,走出了一条依靠发展特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之路。

  孟村弯头管件业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,高寨镇流潭村的村民高从让在困境中东挪西借,建起孟村第一家作坊式弯头加工厂。当时,正值国家开始加强大港、华北、胜利等大油田建设,并逐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对弯头管件产品的需求量大增。目光敏锐的孟村人,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。

  高从让这个小作坊产生的示范效应,使弯头加工业在孟村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。从此,“村村点火,户户冒烟”,弯头管件业在孟村以极强的生命力发展起来。

  历届县委、县政府,如呵护婴儿般呵护这棵工业幼苗,不失时机地依据市场的变化、政策的调整,出台相应的扶持举措。经过作坊式起步和规模化扩张,到上世纪90年代,弯头管件业已由一棵幼苗繁衍成“遍地小草”。1996年,孟村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农学会和中国特产报联合评选命名为“中国弯头管件之乡”

  然而,作为“中国弯头管件之乡”的孟村,当时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区,很多企业还是作坊式生产,且大都分散在各乡村,全县弯头管件业整体处在小规模、大群体的阶段。弯头管件产业如何进一步提速提质,成为孟村县委、县政府领导面临的一个新课题。2003年,县委、政府提出了“特色立县、开放兴县、工业强县”的发展的策略,突出“科技、龙头、品牌、政策、组织”五个引领,带领企业实现“三促三转”,即以“外、高、大”促“中、低、小”提升,以工业园促小作坊裂变,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产业链条延伸,使产品的优点转化为产业优势、产业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、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。

  任何一个产业快速崛起的过程,与“龙头”带动都是不可分割的。孟村回族自治县发挥现有规模企业群体优势,通过政策扶持、协会整合、嫁接重组等方式组建大集团,加大整合产业内部资源的力度,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一方面,科学制定大企业、大集团培育规划,对全县公司进行筛选、测评、论证,对成长性好、发展的潜在能力大、经营者素质高的规模企业,在政策、土地、电力、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,全力打造一批名牌企业,精心培育出售的收益超“三、五、八、十”亿元企业。如今,华洋、圣天、海浩等7家公司集团已跨入“三五八十”行列。

  一方面,由弯头、法兰等6个行业协会牵头,筛选出20家企业为龙头,通过兼并、联合或控股、参股等形式,实现强强联合、强弱联合,建立统一管理、统一服务、统一发展的公司集团,带动域内同行业企业分工合作、协作生产。与此同时,县里实施了“50、100”工程,即选择了广浩、新星等50家发展的潜在能力大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中型企业,带领企业引进新工艺、新技术,新设备,上水平、上装备、上质量,进一步膨胀企业规模,打造“县域50强”骨干企业;确定了100家中小企业,融入集团经营,强化产业协作,优化产业链条,推进产业整合提升。如今,全县形成了特色产业“铺天盖地、群峰并立”的新局面。

  同时,从培育引进较具成长性的产业项目入手,在促其做大做强的基础上,促进优秀企业、优秀产品与大集团、名企业联姻,实现技术、市场、管理、资产的优势互补,力促企业再扩张,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后劲。广浩公司与意大利捷迈特合作投资3.1亿元的风力发电设备项目,鑫越法兰集团与韩国中央法兰株式会社合作投资1亿元的高压法兰项目都已敲定并付诸建设。目前,通过嫁接式发展企业达到25家。

  几年前,孟村的弯头管件企业多数都是沿路建设、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,经营格局较为凌乱。针对这样的情况,县委、政府实施了旨在提升产业整体形象的“项目入园,企业入区”工程。

  按照“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管理”的要求,县委、县政府于2003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希望新区。聘请天津大学专家对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,按功能将新区划分为管材加工、管件物流、高新技术、商贸流通、生态公园等五大区域。先后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以希望大道为主干道的五纵八横路网,并完成了以110—220KV两个变电站为中心的电网、供排水网、电信、有线电视、信息宽带网等配套建设,实现了“五通一平”。同时启动了“辛满工业园”、“法兰工业园”的建设,以辛大路、沧盐“黄金十字”为主框架,构筑起弯头管件业集群式、板块式发展的格局。

  新区启动之初,县委、县政府领导意识到,项目建设必须有高投入支撑,孟村自身底子薄、基础差,仅限于自我积累,难以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。但是,孟村在对外开放上也有自己的优势,不仅以弯头管件为主的特色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强,而且全县有一支1万余人的驻外销售人员大军,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,积累的资金达30多亿元,还掌握着信息、技术等资源。

  要在项目建设上有所作为,必须借助外力在对外开放上实现突破。县委、县政府积极开展了“走四方”活动——制定出台了专门鼓励驻外人员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,将所有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,由县级领导带队,对他们广泛走访,向其介绍县里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,鼓励他们发挥自身资金、信息、市场、地缘和人缘等各方面优势,带着资金,带着项目,带着客商回乡创业。

  原从事皮革生意的孟村籍企业家张国祥,回乡创建了总投资2.2亿元的华洋钢管有限公司;长期在北京从事钢管贸易的企业家左兆昌投资4.6亿元建设了美德钢管制造有限公司;原来在北京从事钢铁生意的张宝华、张宝国兄弟投资1.4亿元在新区创建了河北三狮钢管有限公司……弯头管件业的产业市场优势形成和强大聚集效应,还吸引了辽宁、山东、台湾、香港等地弯头管件相关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办厂。

  三年多来,希望新区成为了孟村项目建设的主阵地,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力慢慢地加强,目前入园企业总数达50多家,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,被省政府列入大园区发展规划。“辛满工业园”、“法兰工业园”也入驻了20多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较大规模项目。大力推进企业入园、产业聚集,使孟村弯头管件产业步入了一个发展新天地。

  由规模扩张到产业化发展,再到产业的提档升级,科技是孟村弯头管件产业背后的强力支撑。

  孟村始终把“科技兴县”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鼓励自主创新的意见》等系列文件,设立了“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”,重奖科学技术创新有功人员,在全社会形成了“重科技、求创新、促发展”的良好风尚。同时,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,用于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、推广新技术、引进新设备,延伸产业链条。

  近几年来,孟村坚持把推进技术创新作为不断的提高核心竞争力、铸百年产业的战略切入点,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,建立以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的引进、推广、研发为基本功能的自主创新平台,以此撬动特色产业的晋档升级。先后筹建了国家级弯头管件生产力促进中心、国家级管件管材质检中心。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、成都焊接研究所等数十家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。

  同时,孟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企业为主体,把引智、引技作为增加科技投入的重要方法,借外力用外脑推进科学技术创新。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》,鼓励大中专毕业生、机关分流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发展,从政治上给地位,经济上给待遇,生活上给关心。同时,利用中央民族大学培训基地、职中、培训中心、职工夜校等多种形式,着力提升公司职工市场营销、产品研制、技术操作等各个层面的素质能力。带领企业建立研发机构,实现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,产生新的生产力。

  着力构建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,支撑起弯头管件业强有力的创新能力。弯头管件生产的基本工艺由原来简单的煨制加工到现在的推制、压制、焊接、煅打等多种工艺;由最初的碳钢材料到现在的合金钢、不锈钢、喷塑、衬瓷及新型复合材料;由单一的弯头到现在的管材、法兰、三通、阀门等百余类、上千个型号,美标、日标、德标、国标等不同标准,生产技术日臻成熟,产品品种类型应有尽有。目前,孟村已经自主研发了大口径对焊弯头、三通异径管、高频焊直缝管等23项新技术,获得27项国家专利,培育了19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。(李 颖 张志敏 孙云海)

上一篇:【48812】三版币尺度大全 三版币保藏价值
下一篇:【48812】温州宏科法兰管件参加助威团 为奥运喝彩